韓國位於亞洲東部,東北與俄羅斯相連,北部與中國接壤,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。西、南、東分別爲黃海、朝鮮海峽、日本海環繞。地形由朝鮮半島和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,半島占全國總面積的97%。境內多山,山地和高原占全國總面積的80%。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,南部海洋性氣候特點明顯,北部向大陸性氣候過渡。夏季高溫多雨,冬季寒冷乾燥。年平均氣溫8-12℃,年平均降水量1120毫米。朝鮮半島是世界最早的人類發祥地之一。早在西元前一千餘年,這裏就建立了奴隸制國家,並於西元1世紀前後被封建制所代替。至西元313年,高句麗、百濟和新羅三個封建國家形成,各據一方。那時他們已有先進的文化,各自編寫了歷史。同時期佛教也傳入半島。西元688年至892年,新羅王朝稱霸於半島大部地區,首次實現統一。朝鮮半島後又處於分裂狀況,直至高麗王朝再次統一全國。西元918年至1392年,高麗王朝控制了整個朝鮮半島,但一直受到外來侵擾。西元1392年,李氏王朝取代高麗王朝,建都於漢陽(現首爾),國號朝鮮。它是朝鮮最後一個封建王朝,存在了五百餘年,日本1910年侵吞朝鮮,李氏王朝滅亡。 十九世紀上半葉起,朝鮮半島自然災害連綿不斷,爾後又處於日本直接統治之下,達36年之久,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蘇聯和美國對朝鮮半島實行軍事佔領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,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爲界,分爲2個軍事佔領區,蘇軍進入北方,美軍佔領南方。1948年正式成為南韓與北韓兩個國家。一九一二年日本侵佔韓國的日子,華人已開始從山東來韓經商或打工,他們來往於中韓兩國,只為了賺錢,並不打算久留,就算後來組成了教會,仍存旅居之心, 故教會也稱為「旅韓某某教會」。一九五零年韓戰爆發,華人不能回國,被迫留下長居,人數約四、五萬之眾,華人教會人數遂穩定下來,教會也稍有成長,然均靠西教士及韓國牧者的輔助。一九六零年,因韓國政治不安,華人遷移他方甚多,到了九零年代就只剩下一萬六千人。這情況於一九九二年中韓建交後改觀,中國的勞動大軍從中國各省大批湧進淘金,多在工廠或建築等粗重的行業內工作,雖然甚辛勞,但卻甘心樂意,因為在故鄉工資低微,甚至找不到工作,而在韓國一般來說男的大概可以月賺一千五百美元,女的也可有一千美元的收入。目前在韓國的中國勞工已超過廿五萬人。韓國的福音暖流已流向廿五萬中國同胞,除了華人所組成的十間教會,分散在韓國各大城市,另有韓國教會為華人開創的聚會點,據說已超過百間,大部分都沒有華人牧者在牧養。韓國教會無法用華語與他們溝通,因此韓國教會迫切向我們呼籲:「請過來幫助我們!」。韓國教會除了向華人勞工傳福音之外,他們還有一個更長遠的計劃,就是從信主的勞工中徵召獻身者,讓他們接受聖經訓練。一方面可以供應當地華人傳道人之缺乏,另一方面可以差派他們回國事奉。目前華傳在韓國的事工有兩部分。一是,差派宣教士在韓國世界宣教神學院事奉。目前有兩對夫婦,擔任老師,另有韓國牧師擔任教務主任,在教學方面可算已逐漸步上正規。透過各地肢體的捐贈,學院的圖書也較開創期增多了,現約有三千多本書,但仍未能提供全面的資料。學生方面除了接受課堂的教導外,更需要個別輔導他們,因大多數學生在韓國才信主,在屬靈的根基上仍屬幼嫩,雖曾有激情的奉獻,還需要有理智上的決心,更需要有心志上的堅定及持守,這樣才能成為主合用的器皿。另外,還有大專學生工作,由一位女宣教士與漢城基督教會牧師配搭。